2005年12月6日,经西安交大党委会审议批准,交大西迁精神概括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即日起正式公布。2017年4月5日,西安交大党委会确定每年9月10日教师节为为“西安交通大学西迁纪念日”。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莅临西安交通大学视察,看望西迁老教授代表,参观西迁博物馆,听取西迁历史及西迁以来的发展情况汇报。他满怀深情地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对15位西安交大西迁老教授回信,亲切勉励交大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之后,对“西迁精神”作出的新阐释,赋予了“西迁精神”更为丰富的时代内涵。学习传承好“西迁精神”,对努力办好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有重要的启示。
准确理解“西迁精神”的时代内涵和意义
伟大的事业孕育着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引领伟大的时代。20世纪50年代,一批交大人响应党的号召,“打起背包就出发”,从上海迁至西安,创造了中国高教史上的奇迹,并孕育和形成了西迁精神。这一精神同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改革开放时期的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并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中茁壮成长。
“西迁精神”的内涵是“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胸怀大局就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从国家大局出发,想国家所想,忧国家所忧,到祖国事业最需要的地方去;无私奉献就是舍小家为大家,尽自己所能,为祖国贡献力量,为人民分忧解难;弘扬传统就是不忘前辈初心,牢记优良传统,听党指挥跟党走;艰苦创业就是艰苦奋斗、勇于拼搏、排除万难、为祖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和国之重器的研发建功立业。由此可见,“西迁精神”就是“胸怀大局”的担当精神、“无私奉献”的标杆精神、“弘扬传统”的创新精神和“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当代中国精神光谱中重要的内容,在一代代“西迁人”的薪火相传中历久弥新。
2017年11月,西安交大史维祥等15位老教授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多年来在西北的奋斗,我们形成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并在代代师生中传承弘扬。”2017年1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向当年响应国家号召献身大西北建设的交大老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2018年伊始,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再次提到西迁老教授的来信:“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爱国奉献,无怨无悔,让我感到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同时幸福是奋斗出来的。”2018年1月18日和1月21日,随着《新闻联播》的再次报道,“西迁精神”再一次吸引了全社会的关注。
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安交通大学,走进交大西迁博物馆,参观交大西迁的创业历程和辉煌成就展,仔细端详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在一层大厅,他亲切会见了14位西迁老教授,祝愿他们身体安康、家庭幸福。最后,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总书记评价到:“交大西迁对整个国家和民族来讲、对西部发展战略布局来讲,意义都十分重大。”他勉励广大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把西安交大办好,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他强调指出,新时代要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努力培养更多一流人才。
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迁精神”的重要讲话,从宽广的历史视野,着眼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赋予了“西迁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和意义。
“西迁精神”对办好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50年代的中国,高等教育急需重新布局,改变西部教育落后面貌。“西迁精神”在“听党指挥跟党走”的举校大搬迁中孕育成熟。在1956年到2020年风风雨雨的64年中,西迁精神扎扎实实地在大西北生根发芽。胸怀大局、听党指挥、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西迁精神”最重要的时代启示就是要高质量办好中国高等教育。
第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西迁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从南洋公学办学至今,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交大学子不畏牺牲,救国救民;在国家百废待兴的紧要关头,钱学森等交大校友义无反顾突破重重阻碍返回祖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交大西迁,改变了西部没有规模宏大的多科性工业大学的局面,支持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立足新时代新方位,我国高等教育继承和发扬西迁精神,就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握历史机遇,增强文化自信,激励奋斗精神,再创卓越功绩。在当前疫情防控中,高等院校要在疾病防控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和疾病治疗体系的完善中,不断化危为机,作出贡献。
第二,“听党指挥跟党走”。西迁精神的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在交通大学的西迁中,党中央一声号令,6000多名师生员工打起背包就出发,义无反顾献青春。时任党委书记、校长彭康亲自带领,17位学校党委委员中有16人奔赴西安,起了表率作用,并体现着党的坚强领导。党中央作出交大西迁的战略决策,在物资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一所高等学府在渭河之滨很快就拔地而起。当时交大70%以上的教师、80%以上的学生,从繁华的黄浦江畔奔赴千里之外的大西北,扎根黄土而奋斗,把西安交大建成屹立西北的一流学府。西迁过程中,没有中断任何教学,也没有迟滞一届招生,所有师生在简陋的校园里开展教学科研,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迹,也充分体现了一代交大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家国情怀和历史担当。在党和国家的战略发展需要大学的支持与帮助时,“西迁精神”在听党一声令下的举校大搬迁中发育并成熟起来。从1956年到2020年,风风雨雨64年,这种精神扎扎实实地在祖国的大西北生根发芽,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无数艰难困苦因为高校对国家发展的责任与担当被瓦解、克服。胸怀大局、听党指挥、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成为了高等教育最强有力的精神支柱。交大西迁,为祖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也得到了党和人民的关怀支持。
第三,以立德树人作为立校之本。西迁交大为西部大开发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已经输送了27万名各类人才,其中40%留在西部工作。许多学生是在西迁精神的熏陶下,把国家的需要当成知识青年的责任。新时代高等教育继承和弘扬西迁精神,就要坚持立德树人,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使他们尽快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四,走开拓创新之路。64年来,西迁的交大师生克服重重困难,用青春和汗水在西部地区建设了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在交大西迁的洪流中,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筑成了“西迁精神”的丰碑。沿着“西迁精神”的传承脉络,西安交大走出了一条求实创新的开拓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安交大更是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不断迎来发展的新机遇、创新的新模式。2014年,西安交大正式开启了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建设。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的渭河之滨,一座庞大的建筑群已拔地而起,上百座塔吊,近万名建设者已打造成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2020年全面投入使用后,这里将成为世界级科技中心,国家级科技成果研发转换平台,也将成为我国第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这是交大西迁后的第二次创业。“作为教育部和陕西省共建的国家级项目,是西安交大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西安交大将大学与社会有机融合,发挥大学引领作用的积极探索。”西安交大党委书记张迈曾如是说。
近些年来,西安交大还发起了“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并成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得到了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已得到英法意等国家40余所高校的积极响应。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西安交大入选全国36所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同时,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8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近年来西安交大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二。如今的西安交大,不仅是重要的人才库、智力库,更是西部地区位居前列的科教高地。
第五,进一步办好西部高等教育。高等教育需要聆听历史召唤,担起时代使命。50年代的中国,急需高等教育的重新布局,改变西部教育落后局面成为重点。新时代要办好西部高等教育,首先要学习老一辈教育工作者胸怀大局、自觉服从国家需要的爱国奉献精神。西部高校师生,应当传承发扬这种爱国奉献精神,立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领域去,把自身发展与国家需要精密结合起来,为西部建设添砖加瓦。其次,要学习老一辈教育工作者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交大西迁之初,生活、教学、科研等面临诸多困难,但老一代交大人以艰苦奋斗为荣,克服人力、资金、资源等方面的困难,使得学校的教育教学迅速步入正轨。当前高校“双一流”建设已全面启动,我国西部地区面对国内外激烈竞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任务更重、困难更多,更需要人们坚守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精神。最后,要积极办好民办高等教育,为西部地区发展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新时代我国西部地区要大力弘扬“西迁精神”,鼓励支持引导各行各业的人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而办好民办高等教育则大有可为。
第六,助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在深学细学、入心入脑、落地落实上下功夫,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彰显的强大真理和实践力量,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实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要涵养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砥砺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的精气神,低调务实不张扬、埋头苦干。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线,以教学方法为突破口,结合学校实际,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全面不断进行探索,努力做到讲好中国故事、讲清中国道理、坚守信仰,不断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满足学生的获得感。思政课教学与改革要学校、传承西迁精神为契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用“西迁精神”铸魂育人,持续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在奋力谱写陕西教育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中做出“思政人”应有的贡献。
(本文转载于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网,2020年6月2日)